全市星级农家乐已达124家 从长丰陶楼到包河大圩,从庐阳三十岗到肥西三岗,从肥东白马山到肥西紫蓬山……近年来,农家乐在合肥如雨后春笋般生根发芽、茁壮成长,渐渐串联成线、成片,成为合肥旅游的一大亮点。昨天上午,合肥首份《农家乐调研报告》(初稿)正式出炉,全景反映了合肥农家乐的发展脉络、存在问题和未来前景。业内人士分析,农家乐的快速发展,将成为合肥发展旅游经济重要的引擎。 去年农家乐接待游客572万 2002年4月,在筹备五一黄金周活动时,市旅游局组织旅行社开展了“草莓采摘一日游”活动,市民下乡采摘草莓,同时也在农家吃饭,成为合肥农家乐最初的雏形,开启了合肥农家乐发展的序幕。 2006年,市旅游局制订了《合肥市乡村旅游(“农家乐”)示范区(点)等级评定标准》,规范合肥市乡村旅游、农家乐旅游的规划、建设、管理。此外,合肥还颁发了《合肥市乡村旅游接待点服务标准(试行)》,以注入现代城市理念、提高服务质量为核心,进一步提高合肥农家乐的档次、卫生条件和管理服务水平,促进了农家乐的快速发展。2010年,全市农家乐共接待游客572万人次,实现旅游收入6.7亿元。 农家乐上演“百花争艳” 目前,合肥共拥有星级农家乐124家,其中五星级11家,四星级26家,三星级29家,并创建全国农业观光游示范点3个,出现了“百花争艳”的局面。从资源类型上分,合肥农家乐有水产基地型、畜禽养殖型、果蔬基地型、科技农业型、花卉苗木型、滨水度假型、山地生态型、岗地生态型、田园生态型、名村名镇型等模式。而从组织形式看,合肥农家乐既有最初级、最广泛的“农家乐”模式,也有社会资本进入旅游行业,投资建设的休闲度假乡村旅游产品。 多年的发展中,合肥农家乐按照“突出特色、打造精品、错位发展”的原则,重点扶持了一批乡村旅游示范点,打造成乡村旅游“精品工程”,带动全市乡村旅游发展,涌现出了一些独具亮点的乡村旅游点。目前,合肥形成了肥西老母鸡家园、丰乐生态园、寿子湖畔、沁园春和小团山香草山庄等一大批富有地方特色、产业特色的农家乐休闲旅游项目,成为合肥农家乐旅游的代表。 发展仍面临一些瓶颈 昨天,《农家乐调研报告》(初稿)出炉,还重点征求了合肥部分县区旅游局及部分农家乐业主的意见。土地、税收、水电气等成了不少农家乐业主较为头疼的问题。“我们的二期发展规划早就制定好了,也有投资商有投资意向,可因为土地、自来水等问题至今无法解决,所以一直没有开通。”肥西老母鸡家园负责人说。 “同质化严重,缺乏特色,卫生条件、管理服务水平较低等,是目前合肥农家乐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。”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。肥东一农家乐负责人认为,“农家乐要充分体现‘农’特色,建筑、餐饮要原汁原味,才能让游客满意。” (转自《合肥日报》)